未分类

【转载】伦敦观点 | 时尚生态系统、科技、人才在伦敦汇聚

By |2022-09-23T11:56:11+08:0020222022MayMayMonMon|未分类, 行业信息|

原文为FARFETCH产品创新部高级总监Carol Hilsum发表于领英网站。 在FARFETCH,我们正在为奢侈时尚行业搭建一个全球性平台。在2008年,出于对时尚和科技的热爱,José Neves将FARFETCH的总部设在了伦敦。我们与这座城市一样,有着创新的思维,致力于为消费者、合作伙伴和各大品牌提供无与伦比的体验。 伦敦有着成熟的零售科技市场和生态系统,这也是一家公司将伦敦作为向其他市场推广创新科技之前和扩张的试验田。在伦敦市长的资助下,伦敦有一个时尚区域,支持创新的工作场所、技能发展计划,并为伦敦的时尚科技行业提供资金。从来没有一个城市实施过如此雄心勃勃的战略,来支持和发展其时尚产业。 创新是FARFETCH基因的一部分,英国的消费者群体对科技非常敏感,他们有着很高的要求并能迅速适应创新的购物方式。 来自Statista的研究报告称,英国已有55%的人口在网上购物,而来自Klarna的调查显示,57%的消费者预计未来会在网上有更多消费。Growcode表示,到2025年,英国的电子商务用户渗透率预计将达到89.6%。这些数字充分展示了英国,特别是伦敦,对于电子商务公司开展业务的潜力。 科技在线下店铺场景的运用也发展迅速,FARFETCH在2017年推出了“未来商店科技”,目前为我们在伦敦邦德街的Browns店铺和其他品牌合作伙伴的体验提供技术支持。 对希望换个环境的科技人才来说,伦敦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就业目的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伦敦是愿意变更城市、开始新生活的科技工作者的首选城市。 科技公司内的职位数量不断增加,为伦敦和整个英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根据Nimblefin和Tech [...]

【转载】伦敦成全球数字零售业融资热地

By |2022-09-23T11:56:11+08:0020222022AprAprSatSat|未分类, 行业信息|

来自伦敦发展促进署(London & Partners)和Dealroom.co于近日发布的新数据显示,英国首都伦敦在2021年的风险资本投资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是全球第四大线上购物投资中心。投资的热情与消费者的选择相伴,金融科技公司Klarna的调研显示,英国消费者对网上购物表现出了最大的热情,心态更为开放。   在消费者大幅转向电商平台的浪潮中,全球风险资本对线上购物的投资在2021年增加了一倍以上,2021年共筹集了1400亿美元,高于2020年的680亿美元。在这一背景下,伦敦很好地利用了全球线上购物的繁荣,成为这一领域的中心之一。 在新冠疫情封锁期间,网上购物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投资者对英国的线上购物公司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英国公司在2021年筹集了前所未有的70亿美元,比2020年的总金额(30亿美元)高出一倍多。英国是2021年风险资本对线上购物投资排名第一的欧洲国家,在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 伦敦是英国投资增长的驱动力,位于首都的数字零售公司创纪录地筹集了50亿美元。伦敦也在全球舞台上排名第四,仅次于旧金山、纽约和班加罗尔。2021年,总部设在伦敦的线上购物公司获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投资回合:在线二手车零售平台Carzoo筹集了1.5亿美元;外卖平台Deliveroo获得了1.8亿美元的H轮融资;宠物食品外卖平台Butternut Box筹集了5500万美元。 研究还显示,伦敦是希望迅速扩大业务规模的线上购物公司的首选之地,英国首都容纳的线上购物独角兽公司(21家)比任何其他欧洲城市都多,在全球范围内排在北京(36家)、纽约(39家)和旧金山(51家)之后。伦敦独角兽企业中家喻户晓的名字包括线上时尚零售商ASOS、线上旅游休闲零售商Lastminute.com和时尚市场应用Depop。 伦敦的线上购物领域在2022年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伦敦企业的整体价值在短短一年内从2020年的890亿美元飙升到1190亿美元。根据Dealroom.co的预测,伦敦未来线上购物独角兽的数量将在2022年扩大到24家。 [...]

【转载】2021英国风险投资市场分析报告

By |2022-09-23T11:56:11+08:0020222022MarMarWedWed|未分类, 行业信息|

导言: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里,英国创纪录地完成了6873笔融资(其中,官宣的有2679笔),总融资额度高达265亿镑。这一数字再次刷新了英国风投市场的投资纪录。   英国风投行业的魅力在何处? 英国的创业生态体系缘何始终世界的中心? 英国有哪些明星产业值得关注? 英国有哪些风投机构善于持续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在本文中,我将选取著名的早期公司研究机构Beauburst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The Deal [...]

”创意季“圆满落幕,小设计师们为未来智慧城市增添无限可能

By |2021-12-09T09:56:43+08:0020212021NovNovMonMon|未分类|

     “上海市青少年创意季活动”决赛展演于11月7日顺利举行。在经过一系列的上海文创园区、创新设计企业拜访、田野调查、动手实践等环节,最终来自杨浦高级中学、复旦中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田园高级中学以及紫竹园中学的同学们在决赛展演现场为大家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创意方案。精彩花絮     好的创意需要被传播和理解,因此“创意季”决赛要求同学们以演讲配合图文展示的形式来展现自己小组的方案。本次决赛邀请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强荧、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陆晔、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林迅担任评委,聆听并评选出优秀的创意方案。      每组同学在有限的五分钟里,以论坛、推介会等生动的形式进行讲述,配合图、文、视频、动画、3D建模为我们展现了创意的灵感来源、调查过程、设计过程以及设计成果。讲述完毕后,紧接着是三分钟的评委问答环节。面对评委犀利的提问及意见,有备而来的同学们信心满满、沉着应答,智慧、绿色的未来生活经过他们的描述,跃然眼前、触手可及。精彩花絮     经过评选,最终杨浦高级中学的《智慧无人机运输》方案荣获一等奖;紫竹园中学的《智慧新城我来建——南汇新城智能“泡泡”》方案及北外附属田园中学的《松江新城点亮健身步道》方案荣获二等奖;复旦中学的《智慧新城我来建——智能平台》方案荣获三等奖。  [...]

享受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友谊之路”致优绘画作品展颁奖典礼落幕

By |2022-09-23T11:57:21+08:0020212021NovNovWedWed|友谊之路, 未分类|

        由光明乳业倾力支持的“友谊之路”致优绘画作品展于11月7日在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不仅让上海中小学生享受更多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更是立足国际眼光,在感悟艺术、践行创新中,打造一场跨国界、跨行业、跨年龄的多元化多维度的创艺盛宴。       受疫情影响,此次颁奖采用线上直播形式,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田磊、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副总监林林、香山中学课程处主任刘晓辉、曲阳四小美术高级教师姚迩、曲阳四小学生代表余泓智、建青实验学校学生代表曹馨悦出席了本次活动。颁奖典礼现场,嘉宾们为学校与学生代表颁发了奖状,并就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度交流。      [...]

致优研学营|以时间为轴,领略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的大师画作

By |2022-09-23T11:57:21+08:0020212021OctOctFriFri|友谊之路, 未分类|

      一场云集了拉斐尔、提香、鲁本斯等艺术大家的“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如期而至。本次展览在光明乳业冠名赞助下,共展出了意大利卡拉拉学院珍藏的54幅大师绝世真迹,以时间为轴——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一幅跨越了了15-19世纪的宏伟艺术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这样一场盛大的展览,是每一位热爱艺术的人所向往的,然而对于这样一幅幅旷世巨作,观赏不能只停留于表面。因此,本次“致优研学营”在光明乳业的倾力支持、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承办下,邀请旅意艺术家魏老师带领香山中学的同学们深度赏析展览,一同踏上这场艺术之旅。      卡拉拉学院位于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的贝尔加莫市,由当时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卡拉拉于1780年建立,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国立美术学院之一。来自该学院的策展人将其丰富的藏品,通过“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16世纪的威尼斯”、“17 [...]

【转载】伦敦科技生态圈报告

By |2022-09-23T11:56:11+08:0020212021SepSepFriFri|未分类, 行业信息|

伦敦企业在2020年吸引了10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比去年任何欧洲城市都要多。100多个科技"独角兽"在这里诞生,助力伦敦被评为自2016年以来增长速度第二快的全球科技中心。这一发展势头在2021年得到延续,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报告,科技公司在今年49个新的IPO中占据将近一半。 科技公司在此蓬勃发展,科技生态圈在此集聚,带来了一年一度的全球科技界盛事——伦敦科技周。 今年的科技周将于9月20-24日在伦敦举行,走到第八个年头的这场科技盛宴,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以“增进创新的力量、韧性、速度”(Amplifying the power, resilience and speed of innovation)为主题,从数字化转型到量子计算再到“她”科技,从智慧城市到未来教育再到净零排放,全方位探讨世界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针对教育科技、健康科技、气候科技、5G技术、创意科技、量子计算等热门话题,伦敦科技周也将有专门的活动,对其关注领域进行更细致的深刻探讨,让科技创新发挥出更加普惠的价值。 [...]

创意城市参与2021英中商务交流会

By |2021-09-08T16:15:13+08:0020212021JulJulTueTue|未分类|

6月30日,英国国际贸易部、英国广告出口集团、上海国际广告节在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英国中心联合主办了2021英中商务交流会。国际快消巨头联合利华、品牌之城天猫以及20余家新锐品牌出席,并围绕主题“从中国到全球,如何助力新品牌快速成长”,探讨新锐品牌如何讲好品牌故事,沉淀品牌价值,从而实现持续化增长和国际化发展。   出席的重要嘉宾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 胡克定 Chris Wood, HM Consul-General Shanghai [...]

“现代技术助力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主题研讨会

By |2021-12-09T09:58:28+08:0020202020OctOctMonMon|未分类|

正值2020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为了促进中意文化艺术的交流,响应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系列活动,为了探讨现代技术在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中的应用,“现代技术助力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主题研讨会于2020年10月19日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获得了意大利国家文化联合会以及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研讨会是由上海文创高等进修学院主办,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承办,上海尚界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以及意大利Centrica Srl公司提供了学术和技术支持。本次研讨会是徐汇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由于疫情的关系,意大利嘉宾无法亲临现场,意大利国家文化联合会会长克劳迪奥-博奇通过视频发表了欢迎致辞。正如他在致辞中所提到的,当前召开研讨会的时期正是中意两国在各自的文化艺术遗产领域,进行传承保护与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在研讨会主旨演讲环节,意大利数字乌菲齐项目负责人,Centrica Srl公司的总经理、马可-卡佩里尼讲述了他们是如何通过超高清技术和软件平台的开发,把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绘画艺术学院终身院长、原意大利佛罗伦萨博物馆联盟主席克里斯蒂娜-阿迪迪尼博士提到了技术在修复和保护文物的实际应用,同时也强调了技术使得“虚拟博物馆”成为可能,技术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传播我们的文化遗产。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馆馆长詹姆斯-M-布拉德伯恩布则重点讲述了米兰布雷拉美术馆在很多层面的创新尝试。重点提到了“布雷拉Plus”(Brera plus)虚拟博物馆的概念,观众通过互联网探索布雷拉的所有作品和每一幅画的细节。这些创新和尝试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技术对于文博艺术机构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圆桌讨论”环节,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强荧、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院长张岚以及南佛罗里达大学数字探索研究所客座教授艾尔莎-波纳西尼博士共同就“如何使用数字技术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这一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借助这一次机会,借鉴意方的一些经验,帮助博物馆和艺术馆探索适合中国的文化艺术传承与传播的模式。最后强荧对这一次主题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提出“艺术由科技点亮”、“文化是核心,科技是根本”,期望文化创意艺术行业能够在这疫情过后的复苏阶段,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发展。

在疫情中破局:中意云端对谈 共话文化遗产数字化

By |2021-12-09T09:59:19+08:0020202020OctOctSunSun|未分类|

以下内容转载自看看新闻在波光粼粼的爱琴海上,花瓣从天空坠落。长着翅膀的风神把站在贝壳上的维纳斯徐徐吹向岸边,春之女神正要把缀满鲜花的披风披到她的身上……这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波提切利为梅第奇家族创作的《维纳斯的诞生》,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维纳斯的诞生》10月16日,在上海举办的中意文化遗产数字化主题研讨会上,画作的同比例复刻品展出,以惊人的超高清像素,真实再现了原画的每一处细节。现场互动设备上展示的还有乌菲齐美术馆的数字化馆藏,这些数字化馆藏源于意大利国家文化活动和遗产部获批的 “乌菲齐美术馆数字化项目”,高达100亿像素的数字文物馆藏,展示了肉眼无法企及的精度,古画的每一处原始纹理与自然裂隙都被完整捕捉下来。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内部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以收藏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名作而蜚声国际。馆内收藏着达芬奇、拉斐尔等大师名作在内的约10万件馆藏珍品。“我们通过超高清技术来收录这些无价艺术瑰宝中包含的每一个细节。”“乌菲齐美术馆数字化项目”的负责人、森特里克公司总经理马可·卡佩里尼介绍到,沉浸式互动数字展将是一种新的艺术传达方式。乌菲齐数字展这场中意专家通过云端对话的研讨会,由意大利国家文化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指导,上海文创高等进修学院主办,邀请了多位意大利顶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馆长,以及数字文化传播专家,国内博物馆、高校与文创产业领域的专家,中外专家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共同探讨现代技术如何助力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此次研讨会是讨论文化艺术遗产如何保护、开发和推广,我们希望分享意大利在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的经验。” 意大利国家文化联合会会长克劳迪奥·博奇在发来的视频致辞中表示,意大利的文化教育机构也希望通过文博机构的数字创新项目,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线下活动无法进行,但中意两国依然可以在当下,为各自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研讨会研讨会嘉宾困境中的欧洲博物馆:在疫情中寻求破局在疫情的笼罩下,欧洲的博物馆正面临困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文化旅游占整个欧洲旅游业的40%。OECD预测,2020年游览活动将减少70%。如果再算上政府削减公共开支的影响,预计到2021年,博物馆的门票、商店和餐饮销售等线下收入也难以恢复。国际博物馆理事会主席阿尔贝托·加兰迪尼说:“博物馆将不得不适应这种变化,并设法使其收入来源多样化。”他认为,鉴于大流行病和公共场所运营危机的加剧,在线展览这一有待开发的领域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事实上,意大利的不少美术馆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化探索与实践。“乌菲齐美术馆数字化项目”负责人马可·卡佩里尼表示,通过超高清技术和软件平台的开发,人们可以通过设备“随身携带”这些文化遗产。“疫情期间,随着旅游业进入严重危机,博物馆门票收入急剧下降,此时,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博物馆增加额外收入。”布雷拉-库房馆藏“乌菲齐美术馆数字化项目”通过多种多媒体手段还原乌菲齐美术馆中的作品,通过虚拟动画、细节放大展示,配以专门设计的音乐展出。互动教学区配备多种交互设备,呈现数字艺术品共计1150件,涵盖了乌菲齐美术馆瓦萨里长廊中的所有作品,包括100件不对公众开放的馆藏数字作品。观众可以在所有的数字作品中任选两件做比较,通过风景、珠宝、装饰等门类进行不同主题的探索。此外,数字平台可以提供22幅作品的超高清数字复刻,每张图片可以达到10G的超高清像素。这一应用软件引擎被意大利创新管理局列入“意大利创新者”项目,在意大利文化教育机构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项目比对数字化探索:“虚拟博物馆”来了“2020年,数字技术将成为博物馆的关键词,这一年博物馆加快了数字化进程,将被人们铭记。”研讨会上,意大利数字文化传播专家、南佛罗里达大学数字探索研究所客座教授艾丽莎·波纳西尼博士通过现场连线表示,疫情中的博物馆在寻找有替代性的线上方案,来吸引观众用另一种方式参观。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馆馆长詹姆斯·M·布拉德伯恩用丰富的案例来展现美术馆的公共活动与数字化创新尝试,他在视频中充满骄傲地宣布,“我们开发了一种了解作品细节的方式,这是在博物馆现场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是一场数字化革命,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直接实现。”米兰布雷拉美术馆布雷拉美术馆的“虚拟博物馆”项目名为“Brera plus”。这个数字项目不只是通过屏幕浏览展馆,而是提供丰富的线上体验,来展示博物馆的数字化创新。馆长布拉德伯恩表示,观众可以拿着“Brera plus”去博物馆现场参观拉斐尔的作品,或者凭卡去”虚拟博物馆“,深入了解在现场看不到的作品细节,通过观看特殊的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探索。他们把博物馆搬到线上,甚至引入现场直播和音乐会,展现了博物馆数字化创新的更多可能。Brera plus“根据皮埃蒙特文化观察站与都灵理工学院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如果提供优质的数字体验,并且体验是良好的,那么人们是倾向于深入研究这些艺术的。” 艾丽莎·波纳西尼教授表示,未来博物馆可以提供数字体验的内容,通过为不同的对象提供独家制作,或者为会员提供收费定制服务。上海博物馆:最早开启数字化 最早迎来参观者在今年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之下,从2020年1月24日到3月12日,在经历了49天的闭馆后,上海博物馆成为国内最早迎来参观者的大型博物馆。“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博物馆数字化的新纪元。疫情带来传播方式的改变,上海博物馆也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 圆桌讨论环节,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介绍,疫情期间,上博整合数字资源在网上集中展示,推出“上博邀您云看展”专题,整合18个三维展览、25个远程教育、3个网上展览、5个珍品介绍等数字资源。上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进行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的大型博物馆。而备受瞩目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也将在2022年建成,汤世芬介绍,上博东馆未来将建设成为一个智慧化博物馆。文物结合数据化展示,将成为上海博物馆的新探索。“现场有实物展示的时候,使用怎样的技术,是需要考虑的。在东馆建设中,我们也会把这些要素进行全盘考虑。”“美术的诞生”特展文物点交现场“数字莫高窟”:全球共享 跨界共融的数字化成果谈到数字技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院长张岚,在现场的圆桌讨论中,提及了敦煌壁画数字化的成功经验。敦煌莫高窟上下延续1700年,遗存各代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色塑像2000余身。上世纪40年代,包括张大千、常书鸿在内的艺术家在艰苦的条件下,临摹了大批精美的敦煌壁画艺术作品,将深藏大漠戈壁的古代艺术瑰宝呈现到世人面前。数字技术克服了人工临摹以及传统摄影摄像技术在图像保存和复制上的难点,开启了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纪元。如今,数字壁画图像制作的虚拟洞窟游览、多媒体展播节目、多媒体展示等,缓解了日益增长的参观客流对莫高窟保护管理的压力。除了在游客管理中的运用,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研究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虚拟的敦煌壁画和藏经洞文献资料库,可以方便查阅和校勘敦煌资料,将极大促进敦煌学的研究。敦煌数字化采集全球共享、跨界共融等数字化成果让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火起来”。而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出土文物所作的文物影像处理研究、故宫博物院对古代建筑进行的数字建模尝试等都推进了我国数字化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在危机求得生机:现代技术助力文化艺术传承“现代技术助力文化艺术的传承,除了要在云端储存这些数据,更重要的是自由分享这些数据,让它触及不同的受众。”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强荧在圆桌讨论中表示,现代技术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让珍贵的数字化馆藏在全世界推广;意大利教育机构不予余力地通过现代技术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史,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些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疫情对于博物馆和整个文创产业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强荧表示,受到疫情影响,上海整体经济形势有所下滑,但从第三季度的数据来看,文化艺术行业的复苏,在全市各个行业中是最明显的。用科技手段传播文化艺术的价值,在文物的研究保护,尤其是教育和传播领域,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艺术教育“教育机构应当充分利用那些高清晰度拍摄的数字化产品,尤其要结合这些作品的故事来讲述。” 意大利佛罗伦萨绘画艺术学院终身院长、原意大利佛罗伦萨博物馆联盟主席克里斯蒂娜·阿迪迪尼博士表示,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不光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进行高效的传播与教育。“许多作品不能长途跋涉,这些文物精致脆弱,或是属于某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过‘虚拟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珍贵文物。”克里斯蒂娜·阿迪迪尼教授表示,除了修复和保护文物的基础作用,现代技术使“虚拟博物馆”成为可能,通过在线直播或高清数字化与实物展览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传播文化遗产。她说,“文物艺术品不会说话。我们努力保护文化遗产,是让它们可以继续讲述人类那些深远的伟大故事。”(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辑:小真)

Go to Top